文旅融合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當前,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文旅融合已成為我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要及時改變閱讀推廣方式,以更好地滿足當前大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F主要對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新時代背景下,文化與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靈魂,而旅游則是文化的載體,將二者結合可以有效促進旅游產業(yè)的轉型與升級。在此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需要順應文旅融合發(fā)展的趨勢,積極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的路徑,在促進公共圖書館可持續(xù)化發(fā)展的同時,為我國民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文化服務。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意義
宣傳地方特色文化
公共圖書館的讀者眾多,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可以讓館藏圖書資源被更多讀者看到,同時對本地旅游資源進行宣傳。比如,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文化旅游產生興趣,很多游客對各個地區(qū)的特色文化表現出十分濃厚的興趣。在此背景下,圖書館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在活動中宣傳當地特色文化。同時,從旅游產業(yè)的角度來看,圖書館可以對本地區(qū)的特色旅游資源進行詳細的介紹,向更多讀者展現當地的魅力,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旅游。
提升旅游項目的文化內涵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旅游過程中的文化熏陶,希望可以通過旅游了解當地的特色文化,感受當地文化的獨特魅力,因此也會更加關注當地圖書館所提供的文化服務。新時期,圖書館也可以成為一種特殊的旅游資源,圖書館內良好的氛圍以及舒適的環(huán)境也可以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個亮點。
擴大圖書館的服務范圍
公共圖書館的主要作用是為人們提供文化服務,使更多人通過閱讀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圖書館的服務。過去,人們在旅游的過程中往往更加關注景色,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開始關注旅游項目的文化內涵,公共圖書館可以為游客提供一個休息與放松的場所,在放松的同時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很多游客對目的地的旅游資源往往不夠了解,而圖書館開展的各類閱讀推廣活動可以為游客介紹當地的旅游資源,為游客提供更多旅游方面的服務。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原則及變化
閱讀推廣的原則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需要遵循與時俱進、讀者至上以及嵌入性原則。所謂與時俱進,即閱讀推廣工作應該與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相一致,不論是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還是閱讀推廣的理念,都要有一定的時代價值,要為文旅融合發(fā)展提供助力。所謂讀者至上原則,即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要以讀者需求為根本。在此過程中,圖書館要明確自身定位,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效果。嵌入性原則要求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依據文旅融合以及閱讀推廣的實際需求開展工作,使閱讀推廣能夠真正為文旅融合提供強大助力。
閱讀推廣的變化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服務效能上發(fā)生了變化。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得到了明顯提升,其服務方式也更為立體化。傳統(tǒng)圖書館的主要工作內容為文獻借閱,但是隨著文旅融合的發(fā)展,品牌化閱讀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始進入旅游景區(qū),從而為文旅融合與公共圖書館的融合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次,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能發(fā)生了變化。過去,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為文獻借閱等,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得到了提升。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工作人員會依據當地的特色為游客介紹當地的旅游景點和文化等。最后,文獻資源的重要性逐漸受到重視。過去,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時往往比較被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需要發(fā)揮出自身的文獻資源優(yōu)勢,深入挖掘館內特色文獻資源,大力建設地方文獻資源庫,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閱讀推廣模式,幫助游客更好地了解當地的特色文化以及風俗等,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游客提供咨詢服務,以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的發(fā)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新路徑
加強合作,探索多種推廣模式
首先,圖書館需要從文化服務供給的角度出發(fā),在我國相關政策的引導下,根據圖書館的實際情況為受眾提供相應的服務。在此背景下,圖書館可以與當地的文旅部門以及電視臺等進行合作,制作圖書推廣節(jié)目,拓寬閱讀推廣的路徑。與此同時,圖書館還可以依據當地的特色旅游資源,開發(fā)具有當地特色的手繪地圖等各類文創(chuàng)產品;還可以舉辦主題活動,由館內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組成小分隊,到當地的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開展地方性資源推廣與文化演出活動。其次,圖書館需要開展更為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活動。在此過程中,圖書館要積極與當地的書店、高校、旅游景點等進行合作,將圖書館現有的資源融入當地的各類文化活動中,使閱讀推廣活動與游客的衣食住行相結合,幫助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了解更多當地特色文化。比如,在洛陽牡丹文化節(jié)期間,當地圖書館在城市書房中開展文集交流展覽活動,游客可以通過閱讀換取積分,這些積分可以用來換取當地旅游景點的門票。
紅色旅游賦能紅色文獻推廣
1.開發(fā)紅色文獻傳播與利用平臺
首先,圖書館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將紅色文獻資源嵌入景區(qū)中,為游客提供更豐富的文化體驗。比如,陜西省圖書館在各個景區(qū)中設置了二維碼,游客掃碼后就可以了解景點的歷史信息。這一方式能夠讓游客更便捷地獲取相關文獻資源,同時還可以利用音頻和視頻等形式,更好地展示紅色文化。其次,可以建立以紅色旅游為主題的閱讀空間。比如,太原市圖書館和江西省圖書館都單獨設置了紅色文化體驗區(qū),吸引了許多游客前往參觀。最后,圖書館也可以嘗試把自身打造成當地的標志性文化建筑。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可以對空間進行重新規(guī)劃,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圖書館的文化教育功能。一些革命地區(qū)的圖書館可以運用名人效應建立主題分館,如周恩來圖書館等。紅色主題圖書館簡單來說就是把當地的紅色文化與著名的革命圣地以及革命偉人等聯系到一起,使圖書館逐步發(fā)展成為紅色文化的主要推廣陣地。這不僅可以促進當地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也能從側面推動文旅融合的進一步發(fā)展,起到由點帶面的作用。
2.圍繞紅色文獻設計文創(chuàng)產品
紅色旅游文創(chuàng)產品就是以紅色文化為主題開發(fā)出的具有一定紀念意義的產品。在旅游的過程中,購買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能夠加深游客對紅色文化的印象,從而提高他們閱讀紅色文獻的意愿。在開發(fā)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的過程中,圖書館要注重產品的內涵,通過文創(chuàng)產品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的推廣。首先,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要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圖書館要從當前的館藏資源入手,篩選出符合要求的紅色文獻資源,對文獻資源的內涵進行深入挖掘,為文創(chuàng)產品注入紅色文化精神,這樣還可以避免文創(chuàng)產品同質化現象的出現。其次,需要對文創(chuàng)產品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目前,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的形式依然比較老套,且實用性不強,主要有手機殼、文化衫、擺件等。在創(chuàng)作時也只是對紅色文化元素進行簡單的套用,設計出來的產品缺乏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對此,公共圖書館要在深入挖掘紅色文獻內涵的基礎上,運用多種藝術手法設計文創(chuàng)產品,賦予文創(chuàng)產品新的生命力,提高文創(chuàng)產品的實用性。最后,要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的教育價值。在設計文創(chuàng)產品的過程中,要注意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的宣傳作用。比如,在進行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時,可以在產品上或是單獨制作的小卡片上添加獲取紅色文獻資源的二維碼,以提升紅色文獻資源的推廣效果。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少兒閱讀推廣
公共圖書館承擔著閱讀推廣的重要使命,其中就包括少兒閱讀推廣。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發(fā)展的希望。在少兒閱讀推廣的過程中,要注意利用多元化的推廣形式以及豐富的主題內容進一步提高少兒對閱讀的興趣。過去,圖書館的少兒閱讀推廣活動主要圍繞名著閱讀這一主題,但是對于一些少兒來說,名著的篇幅往往較長,他們很難堅持閱讀下去,這阻礙了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開展閱讀推廣,可以利用當地的特色文化提升閱讀推廣的趣味性,在激發(fā)少兒興趣的同時,幫助少兒了解更多當地的特色文化,激發(fā)少兒對祖國與家鄉(xiāng)的熱愛。
具體來說,地方公共圖書館可以與當地的旅游企業(yè)、中小學、文化機構等合作,不斷拓寬少兒閱讀推廣的范圍。地方公共圖書館在和當地的旅游景點進行合作時,需要先對旅游景點進行實地考察,充分把握景點的特色,并將這些特色融入閱讀推廣中。比如,公共圖書館可以依托景點的旅游元素制作圖書,用漫畫的形式向少兒介紹景點的歷史背景以及景點中的各類標識;再比如,公共圖書館可以舉辦“少兒古詩詞大會”等活動,讓少兒穿著漢服參與活動,感受傳統(tǒng)文化之美,對于活動中表現優(yōu)秀的少兒,可以為其頒發(fā)獎狀,并贈送當地的特色文創(chuàng)產品,同時給所有參與活動的少兒頒發(fā)具有當地特色的紀念品。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少兒的閱讀興趣,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少兒閱讀推廣的效果,從側面推動了文旅融合的進一步發(fā)展。
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形式,舉辦特色閱讀推廣活動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舉辦特色閱讀推廣活動推廣本地區(qū)的特色文化。比如,上海市崇明區(qū)圖書館就把閱讀和本地區(qū)的非遺相結合,構建了“圖書館+非遺”的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崇明圖書館利用兩年的時間錄制了專題影片,并在交通樞紐以及一些重點景區(qū)進行播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不僅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同時也提高了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效果。除了“圖書館+非遺”模式外,各地區(qū)也可以結合本區(qū)域的特色文化組織開展各類活動。例如,圖書館可以以紡織技術為基礎,在館內單獨設置一片區(qū)域,在游客在閱讀之余能夠到紡織機旁參觀與體驗紡織的過程,并親手制作一些簡單的紡織掛件等,從而更為充分地感受本地區(qū)的文化特色。
基于智慧文旅開展閱讀推廣
基于智慧文旅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重點在于對各類現代化技術的運用。首先,從主體的角度來看?;谥腔畚穆盟_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其主體包括圖書館、旅游中心、商場、景區(qū)等。在這些主體中,作為開展閱讀推廣的主要部門,圖書館需要通過更加多樣化的活動吸引游客到景點參觀,可以嘗試在景區(qū)內設置智慧書房或者和當地民宿合作,建立特色圖書館等方式,為文旅產業(yè)的發(fā)展賦能。此外,圖書館也需要改變以往被動的閱讀推廣模式,要想讀者所想,更為積極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其次,從客體的角度來看。智慧文旅背景下所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的客體包括圖書館的讀者以及游客。因此,在智慧文旅背景下,圖書館可以利用大數據等現代化技術繪制客體畫像,對客體的偏好與閱讀行為進行深入的挖掘與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更具個性化的閱讀推廣服務。再次,從閱讀推廣資源的角度來看。智慧文旅背景下開展的閱讀推廣,其中的文化資源除了飲食文化和當地風俗外,還包含地方文獻資源以及相關的文化旅游信息。最后,從推廣媒介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圖書館可以運用短視頻平臺拉近游客與圖書館之間的距離,比如當地旅游部門可以與圖書館聯合制作并發(fā)布相關短視頻,以進一步提升閱讀推廣的效果。另一方面,圖書館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向人們推送當地的文旅信息,并與游客積極進行互動 。
總之,文旅融合背景下所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需要從各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入手,對當地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并在此基礎上科學開展閱讀推廣服務,讓人們在放松身心的同時接受文化的熏陶,在推動我國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同時,為我國文旅融合工作的開展注入更多活力。
Tags:#只此青綠